当前位置: | JN江南·(中国)集团 | > > 一线动态 > 轨道交通公司 > 事业部动态 |
前海听涛——水电八局深惠城际铁路项目建设纪实 | |||||
| |||||
十余年前,水电八局建设者们走出山河,扎根城市,在日新月异的新时代里,见证和参与了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十年。 2012年,水电八局进入深圳轨道交通市场,参与建设深圳地铁7号线,正式拉开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帷幕。八局建设者们从深圳出发,在长沙、武汉、福州、南京、西安、郑州等多个城市,畅通一条条交通“大动脉”,于时代的浪潮中赋能城市发展“大格局”。 如今,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轨道交通市场环境,如何守住耕耘成果,寻求新的发展突破,水电八局深惠城际铁路项目团队给出了属于他们的回答。 厚积薄发,投身城际铁路建设 深圳前海,曾经的滩涂,如今高楼林立、车水马龙,自2010年设立以来,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点发展的国家级自贸区,深港合作窗口中的窗口,有着“特区中的特区”之称。在这个摩天大楼林立,著名企业、金融机构云集的核心地带,一座大型轨道交通工程——深惠城际铁路工程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推进。 深惠城际铁路将串起深圳、东莞、惠州3座城市,是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2021年11月,水电八局中标深惠城际铁路1标土建二工区项目,承担怡海站土建施工和怡海站至鲤鱼门站区间盾构施工任务。其中怡海站为地下三层双柱三跨岛式结构,车站总长240米,标准宽31.4米,基坑深32.2米至34.7米,总建筑面积3.45万平方米,相当于5座标准足球场大小,该车站与既有地铁9号线、27号线,以及规划建设的深莞城际铁路站点接驳换乘;怡海站至鲤鱼门站盾构区间为双线隧道,总长1688米,将下穿4座立交桥、2条运营地铁线、1条电缆隧道,侧穿平南铁路。 收到中标通知书后,项目团队跑步进场,由于施工范围地处前海核心区域,建设难点犹如一只只挡在团队面前的“拦路虎”:施工工地毗邻深圳前海国际会议中心、万科特区馆等,周边有多家金融公司,施工影响势必要降到最低;周边通信、电力、燃气管线分布广泛、错综复杂,且范围内种植有加拿利海枣等国外引进的特殊植被,管线及绿化改迁要求极高;怡海站采用全盖挖逆作法施工,施工进度、质量及安全等把控严格;怡鲤区间采用9.14米大直径复合式土压平衡盾构机掘进施工,特殊的地质条件及近距离下穿既有运营地铁、同时正穿市政主干道高架桥梁,需对桥梁桩基进行托换,是整个深惠城际线路安全风险最大、实施难度最高的关键部位,艰难险阻并没有压倒这支从山河之间走出来的队伍,带着十余年间积累的经验,项目团队迅速转变身份,直击痛点,拉开了深惠城际铁路建设帷幕。 “深圳市场是我们轨道交通建设的主战场,我们从这座城市出发,一定要把工程干好,干出品牌、干出效益!”从地铁建设跨越到城际铁路建设,是挑战也是机遇。工程开工前,水电八局多次组织专家,对深惠城际铁路项目的施工组织策划、经济策划等方案进行多轮评审,分析项目成本风险;项目建设过程中,工程局及公司领导、专家多次深入施工现场,为项目建设出谋献策、为解决难题把脉助推。深惠城际铁路项目经理张学忠,一位从三峡、溪洛渡等大型水电站走出,在轨道交通市场奋战了十余年的资深项目经理,进场后迅速理清项目建设思路,带着从福州地铁建设中总结出的“一三四”工作准则,即以“逢建必优、逢建必盈”为目标,围绕“安全、质量、经营”三个抓手,实现“为业主建设优质工程、为公司创造良好效益、为员工提供发展平台、为市场开拓营造环境”四个结果,在深圳吹响了攻坚克难的集结号。2022年8月3日,水电八局深惠城际铁路项目正式开工建设。 主动出击,全力以赴破解难题 如果把前海自贸区,比作粤港澳大湾区头上的一顶皇冠,前海国际会议中心、前海特区馆就犹如这顶皇冠上的两颗宝石,一座被喻为“闽南之冠”,一座被喻为“前海之钻”。怡海站的施工现场,便位于这寸土寸金的核心地带,工地四周被前海国际会议中心、前海特区馆、渣打银行、汇丰银行、长江商学院、石墨烯研究院等环绕。建设过程中,保护好车站周边的景观及生态环境是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 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特殊,深圳市对树木规划、迁移较为谨慎,根本原本施工规划,想要建设怡海站,需要迁移334棵树木,其中还包括世界稀有的观赏树——加拿利海枣。绿化迁移工作开展期间,项目团队多次组织召开专题会议,讨论中发现300余棵树木的迁移与砍伐,不仅成本高昂,审批的流程也会影响到项目后续的工期。为了摆脱困境,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团队多次对施工区域内的绿化进行调研、优化,经过三次调整交通疏解方案和施工区域,将迁移、砍伐树木由344棵压缩到121棵,把工程施工对周边环境影响降到最低程度,保住了名贵观赏树,化解了矛盾,同时也降低了施工成本。 为使交通疏解方案得到当地交警部门及周边居民的支持与理解,项目部专门组织人员,对车站周边的前海大道、怡海大道等车流量进行监测,编制了前海大道9车道改6车道,怡海大道8车道改2车道,A号路不拓宽改造、路口南侧怡海大道全封闭,向周边区域绕行等多个交通疏解方案,提交了交通疏解后车辆流量的模拟分析报告。经过多次沟通,得到了各方认可和支持。在项目团队的共同努力下,2022年2月13日,怡海站完成了围挡施工,较原计划提前了4个月。 项目的建设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在怡海站围护结构施工过程中,遇到了一条横穿基坑的高压电力管廊,针对这条高压电力管廊的改迁方案,迟迟未能确定,为了确保围护结构施工按计划推进,项目部不等不靠,主动出击,一方面对管廊进行原位保护,开展地连墙施工;另一方面项目团队主动联系业主与供电部门,提出了采用高压电力线悬吊保护方案,原位拆除新建的方案,最终,圆满完成了电力管廊拆除原位复建工作,为车站主体结构顺利实施松了绑。怡海站的建设,涉及到一条大型自来水供水管道的改迁,该管道是整个前海片区居民生活用水的主要供水管道。为了降低管道改迁对片区居民的影响,迅速推动改迁工作,项目经理张学忠带领团队多措并举,一方面加强与自来水公司的对接,做好沟通与解释工作,获取自来水公司的支持;另一方面,组织项目党员先锋队与青年突击队深入街道及社区,向片区居民做好解释与普及。在多方共同努力下,供水管道改迁工作得到了片区居民的支持,原本计划三个月才能完成的改迁工作,最终仅用一个星期便圆满完成。 深惠项目团队始终将“不等不靠”的思想贯穿工作始终,锲而不舍地破解矛盾、全力以赴地攻坚克难,跨越了矛盾此起彼伏的征地拆迁、绿化迁移、交通疏解、管线迁改等一个个障碍,实现围结构封闭,为工程优质履约、稳健经营打下了基础。 攻坚克难,铺平施工生产道路 克服台风天气带来的影响,是在深圳地区建设工程的关键。2023年7月至9月,是深惠城际铁路怡海站施工最为的关键时期,也是最为艰难的时期,三个月的时间里,台风泰利、海葵、苏拉相继从深圳登陆,狂风暴雨后的烈日,让深圳地表温度飙升至40度,将施工现场变成一个巨大的蒸笼。为避免台风天气影响项目建设工期,项目团队编制应急预案,提前对各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覆盖在前海大道与怡海大道交汇处的混凝土盖板,是怡海站整个盖板施工中的第一块盖板,如果不能在台风经过的空隙期间完成盖板施工,及时恢复路面,后续交通疏解方案的实施、整个盖挖逆作盖板施工的全面推进都将会受到影响。 与台风赛跑,打赢这场艰难的“拉锯战”,是那个夏天深惠项目团队最重要、最艰巨的任务。“一场台风过后,施工现场一片泥泞,好不容易清除完淤泥,恢复生产,又一场台风接踵而来,现场立马又回到了泥泞。反复几次大家多多少少都有点泄气了。”为了打赢这场攻坚战,项目部成立了党员先锋队,由项目经理担任队长,党员干部带头,坚守在施工现场,全力以赴攻坚克难,拉起抵御台风的“防线”。在党员干部的带领下,项目员工紧密团结起来,团队凝聚力和战斗力迸发,生产高潮迭起,在抵御台风期间,怡海站围护结构施工也在紧锣密鼓地推进,工地上,10余台大型双轮铣、成槽机、冲击钻、吊车连班作业,项目团队仅用8个月时间便完成112幅地连墙施工任务,较合同计划提前了一个月,在深圳的汛期中走出了泥潭,迎来主体工程建设的高潮。 怡海站建设有4层板梁、52根立柱,围护结构施工557.2 平方米,桩基施工1206米,土石方开挖21万立方米,混凝土浇筑6.7万立方米,采用全盖挖逆作法施工。所谓盖挖逆作法,即先浇筑钢筋混凝土顶板,再一层层往下开挖,做板梁、做结构,直至底板浇筑。“怡海站将从海平面以上7米施工到海平面以下28米,盖挖逆作体量非常大,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主体结构施工前,项目团队组织开展参观学习、现场考察、经验交流、案例分析,并结合工程的实际,研究合同、图纸、技术方案,不断寻找技术与经济的最佳结合点和实施路径,以确保项目履约和经营健康发展。在项目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怡海站建设相继闯过了盖板关、开挖关、管柱关、板梁关、侧墙关、防渗关等11道难点,于2024年12月31日圆满完成车站主体结构施工,项目建设正式转入盾构掘进施工。 全速掘进,区间盾构顺利始发 2025年,新岁序开,深惠城际铁路项目建设拉开了新篇章。整机长106米,直径为9.14米,整机重约1360吨的“钢铁巨兽”潜入地下,开启了“吞石吐泥”之路。 深惠城际铁路怡鲤区间总长1688.232米,设置3座联络通道、1座废水泵房。区间自怡海站引出后,沿怡海大道前行,下穿桂庙路立交后向北敷设,全段隧道下穿桂庙路立交桥、地铁11号线南前区间、电缆隧道、学府路立交、桂湾四路立交及地铁1号线大鲤区间后到达鲤鱼门站接收。 怡鲤区间隧道拱顶以上及洞身隧道地层具有多样性。给项目团队带来了极大考验。为克服不良地质条件及复杂的交通枢纽环境等施工难题,项目团队超前谋划,一方面强化主体结构顶板配筋,优化车站结构,提升顶板承载能力,为盾构机正常吊装提供条件;另一方面为“前海号”盾构机配置了超前注浆加固和超前地质预报设备,采用重型复合型刀盘,以适应本区间的复杂地质条件,使之完美适配盾构机的作业需求,最终成功实现了盾构机始发,为怡鲤区间盾构施工按下启动键。 在深惠城际铁路项目施工现场的围挡上,“打造最浓缩、最精华的核心引擎”的标语映入眼帘,围挡的背后,是建设者们不断耕耘,是深惠项目团队勇攀高峰,是水电八局扎根深圳、赓续拼搏,打造轨道交通建设核心引擎的奋斗缩影。 深圳前海,弄潮的涛声再次响起,属于水电八局建设者们的故事,还在继续书写。 | |||||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