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处有“锂”,安全记心里 —— 深圳区域项目指挥部锂电池充电管理实践

日期:2025-04-01 来源:深圳区域项目指挥部 作者:吴菊平 字号:[ ]

在轨道交通施工现场,锂电池分散充电长期存在多重风险:充电设备随意摆放于工棚、设备间等区域,露天充电易受雨水侵蚀;不同规格电池混用充电器,导致过载短路风险;缺乏专人监管,电池老化、线路破损等隐患难以及时发现等。2024年12月9日某工地曾因工人将电动角磨机带回宿舍并对其锂电池进行充电充电过程中电池发生热失控起火,暴露出分散充电模式的系统性漏洞。

对标规范创新体系 立体安防体系构筑锂电池充电"安全舱群"

深圳区域项目指挥部严格遵循《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 50720)等行业标准,创新构建锂电池集中充电管理体系,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树立标杆。

施工现场的锂电池集中充电区,以银灰色充电柜为主体,柜体分设多个独立格间,每个格间犹如“安全舱”,为锂电池提供专属充电空间。充电柜上方,醒目的蓝色标识牌写着 “锂电池集中充电柜”,明确了它的用途。周围张贴着多个警示标识,“严禁烟火” 的红色禁令标志,仿佛一位严肃的 “安全卫士”,时刻提醒着人们此处的特殊性;“当心触电”“当心火灾”“注意安全” 等黄色警示标志,则像一声声温柔的警钟,不断强化着人们的安全意识。在它身旁,黄色的配电箱和红色的灭火器箱也各司其职。配电箱为充电柜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是整个充电系统的 “能量枢纽”;灭火器箱则如同忠诚的 “安全守护者”,一旦出现意外情况,能第一时间发挥作用,将危险扼杀在萌芽状态。

"双轨并进筑牢充电安全防线:专人专责制+闭环式巡检管理"

为确保锂电池充电安全,指挥部制定严格管理规范:一是实行专人专责制,安排经过专业培训的电工负责充电柜日常管理,从设备通电、充电状态监测到断电全流程跟踪;二是建立定时巡检机制,每2小时对充电柜线路连接、电池发热情况进行检查,杜绝过充、线路老化等隐患内容,发现隐患即刻启动 “整改流程”,做到“发现 — 记录 — 处理 — 闭环” 全链条管理。

三维教育塑规范 精细管理筑屏障

将锂电池充电安全纳入项目安全教育,通过班前会 “每日安全微课堂”,讲解锂电池特性、操作指南及违规危害,结合事故案例强化意识。确保作业人员掌握 “三规范”:规范电池装载、设备使用及异常处置,从操作源头控风险。绷紧安全弦,弹出和谐音。项目员工表示:“生活工作中时时刻刻都与电接触,规范充电管理,既是保护自己也是保护他人!”

锂电池集中充电管理模式的应用,不仅解决了施工现场锂电池分散充电的安全隐患,更体现了指挥部对 “安全精细化管理” 的践行。从硬件设施的完善到管理制度的落地,每一个环节都紧扣安全主线,为施工现场筑牢安全屏障。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