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入高原远,秋来天地宽——莱索托的金秋回响

日期:2025-04-09 来源:波利哈利 作者:范浩然 字号:[ ]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秋天的莱索托,是辽远而深沉的。

南半球的秋天悄然降临,炽热的阳光收敛了锋芒,空气变得清爽而高远。苍茫的高原披上一层金黄,风从东方吹来,掠过群山、穿过峡谷,带着些许干燥的凉意,拂过波利哈利大坝的施工现场。天空如洗,河流蜿蜒,山谷间的牛群在广袤的牧场上悠然踱步,偶尔传来几声悠长的口哨,与远方传来的机械轰鸣交错成曲,奏响了这片土地独有的秋之乐章。

这里的秋天,没有北国的萧瑟与肃杀,而是另一种沉稳与辽阔。旭日初升,晨雾尚未散尽,波利哈利工地上的建设者们已然整装待发。他们站在大坝之上,目光穿透这片土地,仿佛在眺望远方的梦想。此刻的秋,不仅是季节的更替,更是收获的前奏——主坝、副坝的混凝土浇筑顺利推进,隧洞施工循环愈发流畅,副坝的填筑也已正式展开,时间仿佛在这片高原上缓缓镌刻下一道稳健的步伐。

高原秋色,与大坝共生长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在莱索托的高原上,秋日的色彩并非单一的枯黄,而是层层递进的壮阔与丰富。远山在晨曦中沉静地伫立,稀疏的树木点缀在辽阔的丘陵上,叶片由碧绿渐变为橙红,在阳光下仿若金色的波涛。牧场依旧广袤,牲畜悠然地啃食着秋日残存的青草,炊烟从小村庄的屋顶缓缓升起,消散在无垠的天际。

而在波利哈利大坝工地上,秋日的景象与这片高原相互交融——坝体轮廓愈发清晰,浇筑后的混凝土在阳光下泛着细微的光泽,像是一块刚刚打磨出的磐石,承载着无数人的心血。隧洞内,施工灯映照着湿润的岩壁,钻机的轰鸣声不曾停歇,工程师们忙碌地记录每一组数据,确保每一次开挖、每一轮支护都达到最高标准。

秋风起时,站在高坝之上,望着远方的河流蜿蜒向天际,人们总会不自觉地思索:这条水道将承载多少希望?当波利哈利大坝竣工,莱索托的土地上将迎来怎样的变化?而这片曾经贫瘠的高原,也将在中国水电建设者的汗水与智慧下,迎来水脉丰盈的未来。

秋日收获,映照奋斗者的光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而对建设者而言,这不仅是自然的馈赠,更是拼搏换来的成果。

主坝与副坝的混凝土浇筑已进入高峰阶段,一方方混凝土在精确计算与严格监测下被稳稳倾注,如同大地沉淀千年的岩石,稳固而厚重。隧洞施工也愈发顺畅,每一次循环都在优化中提高效率,犹如工匠雕刻玉石,一点点打磨成型。大坝的填筑正热烈展开,每一层土石的夯实,都像是在秋日的田野上播下希望的种子,在岁月的沉淀中等待最终的丰收。

工地上的中国水电建设者们,衣袖沾染了混凝土的灰,脸上满是风霜,却依旧步履坚定。他们在烈日下测量标高,在夜幕下调整支护参数,在晨曦中迎来新的施工进度。他们的辛劳,如同秋天的农人,默默耕耘,只为等待那丰收的一刻。

“春华秋实。”他们用一年的奋斗换来这一刻的成果,而未来,他们还将继续深耕,在这片土地上书写更多的传奇。

人与时代,同行于秋光之下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站在莱索托高原的秋色里,时常会觉得自己如微尘般渺小。天地辽阔,群山无言,河流静静流淌,从千百年前流向未知的未来。而在这样的天地间,人们为何而奋斗?为何跋涉千里,来到这片遥远的土地?

风从东方吹来,穿过连绵的丘陵,拂过波利哈利大坝的建设者们。这里不仅是工程的战场,更是一片梦想的土地。每一个投身“一带一路”建设的建设者,都不仅仅是在搭建一座水坝、一条隧洞,他们是在用智慧和汗水,为世界带来改变。

波利哈利的建设,让中国的工程标准在异国土地上扎根,让中国水电的建造智慧在国际舞台上闪耀。而更深远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融,是中非携手的信任与共赢。大坝不仅是混凝土与钢筋的结合体,更是友谊的象征,是一座跨越山海的桥梁,让相隔万里的国家紧紧相连。

夜幕降临,隧洞的施工灯依然亮着,坝体在秋风中巍然屹立,仿佛诉说着这片土地上的故事。而建设者们,依旧在忙碌,依旧在前行——他们不仅在建设大坝,更是在书写属于自己的时代篇章。

秋风起,天高远,山河万里共潮生。


【打印】 【关闭】